企業資訊化的成敗一直是業界關注的焦點,媒體一直在說:失敗率在60%以上;企業資訊化有80%以上是失敗的;成功的不足2%!哪一個數字是準確的?沒有見過權威的考證,但失敗多過成功是不容懷疑的,只是不少企業因顧及面子而不肯承認自己的失敗。
目標模糊 期望不明
眾所周知,ERP應該服從於企業的發展戰略,但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企業並不多,把企業資訊化的規劃目標寫在紙上的企業也寥寥無幾。購買ERP產品的企業可以簡單劃分如下:一是務實進取型。這些企業具有較高的管理水 平,也具有務實的經營作風,他們特別關注自己的管理瓶頸,並據此選擇相應的產品。他們的決策目標可能不長,但策略是非常務實的。二是貼金效應型。這些企業 在行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,或者與客戶關係密切,客戶不僅關心產品的品質及交貨期,對企業內部管理也比較看重。購買ERP是為了讓自己穿上金鞋子。三是規模 闊佬型。一些上市公司,其規模名聲都很大,投資ERP軟體,解決管理問題是一個方面,宣傳做秀的成分同樣存在。
對於那些追貼金效應、表現闊老形象的企業來講,ERP的投資失誤幾乎是必然的,動機決定結果,這是ERP失敗的第一個原因。
管理基礎薄弱 人員素質低下
資訊技術應用效果是建立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之上的,嚴謹的作業流程、規範的資料資料是ERP成功的關鍵,而任何系統都離不開來自員工的主觀能動性。一些企 業管理基礎薄弱、人員素質低下,也是ERP失敗的重要原因。誕生於高新技術的ERP產品,其實更是錦上添花的應用投資,期望在缺乏管理概念的企業中成功是 不可能的。
ERP產品是從管理完善的企業中誕生出來的,其中包含許多科學的管理思想和概念,系統中的資料也有非常嚴密的邏輯關係,對應 用人員的素質自然有較高的要求,不僅僅需要認真的工作態度,理解ERP的管理思想也是必需的。人員素質的提高不是一時一事便能達到的,企業的人員素質低下 也會使得ERP專案走向失敗的道路。
垃圾進、垃圾出的真實現象
有的企業由於沒有 規範的管理基礎,品質管制觀念淡薄,對企業資訊化的理解和期望不能傳達到中下層員工之中,ERP系統的實施主要依賴於軟體公司或顧問公司。一旦這些公司的 顧問撤出,企業內部沒有相應的維護力量,系統在失去了足夠的維護和運行支援之後,大量的垃圾資料便停留在系統之中,結果是“垃圾進、垃圾出”。
保持大型ERP系統的資料準確性的確是非常困難的,許多資料錯誤需要花很多人力才能檢查糾正出來,對於依賴於系統實現採購、計畫和生產進度控制的企業來講,這是不能忍受的,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出現人機並行的局面,ERP項目倒退到平行運作的狀態。
當ERP系統因為資料混亂,計算的報表都不可靠之後,就不能再為企業提供正常的功能,而不能發揮全部功能的系統則出現退化現象:ERP系統在企業的運行目標不斷縮水,ERP系統降級為MRP系統,MRP系統再降級為進銷存系統,最後便名存實亡,成為歷史。
孤掌難鳴的信息流
還有一種現象,系統也成功導入了,每個功能模組都能正常運作,資料流程也是順暢的,但由於企業對ERP系統存在懷疑,決策權力並沒有進行調整,原來金字塔 式的管理模式也沒有消除,有許多小的資訊管理系統仍然生存在ERP系統的夾縫之中。其實,這也是一種失敗的ERP的現象,沒有把企業的資訊流、物流、資金 流整合起來,ERP是不能發揮作用的。
建立ERP系統,企業便需要把決策體系和執行體系建立在ERP系統之上,否則便會出現孤掌難鳴的資訊流,對於期望ERP説明企業實現流程重組、實現資訊流、物流、資金流整合目標的企業來講,同樣只能視為一種失敗。